2020年8月,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《深圳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方案(2020—2022年)》,集中力量实施全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, 以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为抓手, 着力从根本上解决农贸市场“脏乱差”、历史遗留问题多、部门协调难、商户素质低等突出问题,再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“新农贸”。
广东省副省长率队视察
人们说,想要了解一座城市,就去看看它的农贸市场,那里才有人们生活的烟火气,才是百姓民生的温度计。在我看来,农贸市场也是大新闻不断的地方,从疫情防控、禁食野生动物、严防活禽交易、食品安全,到国内巨头和资本杀入菜市场,一桩桩一件件,或多或少都跟农贸市场相关。
尽管面临大型超市和社区生鲜店的双重夹击,农贸市场仍然负担着城市生活近一半的蔬菜生鲜供给。也不得不说,确实有一批传统农贸市场没有跟上时代脚步,卫生安全情况堪忧,更疏远着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。广东为此出台三年综合治理行动计划,为广东居民生活的“烟火气”提供优质空间和环境。
深圳新洲智慧农贸市场
先行示范区要有先行示范区的样子。深圳对农贸市场的措施重在“综合”施策,颜值与智慧并重。干净整洁是底线,深圳还在食品安全保障、食品质量提升、诚信经营监管、绿色消费倡导、智慧化系统接入、农贸市场标准制定等多个领域创造了新鲜经验,打造了很多“智慧市场”“放心市场”。2020年6月,深圳成为第一个“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”。2020年7月,深圳市入选“全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”。
一个履职尽责的党委政府,既需要有大科学装置、大开放平台、科技金融等前沿尖端领域的高举高打,更应牢记施政为民的初心,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场景的改善改造力度。255个农贸市场的旧“贸”换新颜,全市3000多个公厕改造、罗湖渔民村复合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眼前一亮,坪山响应民生诉求“一网通办”机制,让2021年深圳的每一天都有新变化,让市民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。
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”,正在从深圳市委全会文件上的一句话,转变为各领域工作的生动实践。这样的实践,值得点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