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转变,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或城市传统农贸市场将逐步退出市场舞台。目前,深圳、广州、上海等地区在城市商业发展规划中已不再规划新的农贸市场,而以其他新型业态取而代之,对已有的农贸市场都要求进行升级改造,比如:智慧农贸市场。
受疫情影响农贸市场出现了客流锐减问题。农贸市场商户销售、利润骤降。市场经营方同样面临着商户退租、招商困难等问题。以西安农贸市场举例来说,疫情后,复聪路农贸市场整体销售下降达到50%,客流由每日近3000人降至500人。目鲜目农贸市场商户利润下降20%。今年,红庙坡本湾农贸市场5家商户退租,环西农贸市场生鲜摊位有一半空置。
作为生鲜销售占比最大的渠道,农贸市场的发展水平与其行业地位并不匹配。受制于粗放的运营方式和传统的管理模式,农贸市场发展落后于其他生鲜零售业态,行业增长缓慢。疫情的出现则加速暴露了上述问题。
“我们这种以零售为主的市场,面对变化当前并没有太好的应对方法,只能通过降低收费稳定商户,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”西安红庙坡本湾农贸市场负责人王佳说道。
如今美团、京东、每日优鲜等互联网企业入局其中,主要是将传统菜市场改造为数字化运营模式,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出货渠道。在规划中,互联网企业改造涉及硬件提升、运营管理方式革新等方面。上述举措将有效提升购物环境,拓展销售渠道,打破行业增长困境。但互联网企业能否达成上述目标,扭转农贸市场颓势,结果仍未可知。事实上,即便抛开改造过程及结果,在农贸市场经营者改造意愿极低的当下,保证项目开展也并非易事。
销售下降50%
早市分流问题凸现
“我们之前甚至考虑过,划出市场内的一部分区域改成停车场,来缓解经营压力。”环西农贸市场总经理李良说道。
自疫情爆发后农贸市场业绩骤降,致使企业纷纷寻求转型。
目前西安农贸市场销售下滑幅度在50%左右。福建悦禾集市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胡昌群说:“福建市场上线下其他渠道和线上平台,分别瓜分了农贸市场1/3的份额。 一般来说,销售渠道的增加必然瓜分原有渠道的市场份额,但近乎腰斩的销售也远超外界想象。而具体到单个商户来看,这一下降趋势则更为明显。
“以前卖菜还能存下钱,但现在的收入仅能维持家中日常开支,我都不想干了。”复聪路农贸市场一位商户说道。长乐坊农贸市场的商户表示:“疫情闭店重开后,市场基本就没人来了。我们之前每天的收入在2000左右,但现在每天仅能卖几百块钱。”
菜市场作为中老年人的主要消费场所,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,菜市场线下消费者仍将占据主流位置。他们空闲时间多,对价格敏感。而农贸市场商品品类丰富,可供选择空间大且价格较其他渠道更低。因而,农贸市场拥有大批高黏性用户。可以说,当前农贸市场销售下滑的关键就在于这部分消费者的流失。
加上疫情后早市、路边摊政策放松管制与此也有直接关系。
依靠价格优势,早市分流了农贸市场的主力客群。那么,距离消费者更近的生鲜超市则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。这一点,从当前钱大妈、生鲜传奇等一大批生鲜超市的崛起中就能够看出。
谈及社区团购等线上渠道时,多位从业者表示。相较于生鲜超市、夫妻店,社区团购等线上渠道对农贸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。
社区团购受限于模式本身,天性只适合做标品。而生鲜确属于初级农产品范畴,从卖相到价格,你要做到标品,是要付出很大的成本,而且会加大损耗量。试想天天把三颗白菜放在密封的袋子里,顶多两天,吃起来就不是那回事了!所以不同平台的生鲜品质究竟如何,谁也不能保证。
农贸市场智慧升级改造成趋势
面对菜市场的庞大客流量,已有企业看上了菜市场的红利,并且选择加入其中。在农贸市场增长乏力的当下,诸多平台却将目光聚焦至农贸市场改造。3月,传出京东生鲜开始改造多家传统菜市场的消息。覆盖地区包括上海、福建、重庆、西安等地区。
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有诸多好处,运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,实现农贸市场商品交易信息化、市场管理智慧化、运营监管数据化、产品信息可溯源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的智能管控等智慧化管理,更重要的是,多数农贸市场本身不具备这一能力。想要完成改造,需要借助第三方平台。
农贸市场未来
分流不可逆、行业洗牌加剧
尽管经营方接受改造意愿低,但这并不代表农贸市场遇到的问题可控。实际上,就目前来看,农贸市场面临的是一场革命与被革命的较量。
首先,作为生鲜销售占比最高的渠道,农贸市场这一业态并不会被取代。目前来看,整个行业仍有万亿想象空间。这也就意味着,现有问题的是特定阶段和运营水平所导致的,农贸市场不会长期沉寂下去。
但另一方面,现有的经营理念与运营方式很难解决上述问题。就目前来看,农贸市场被线上、线下多渠道分流的趋势并不可逆。商户销售业绩下滑的影响也会逐步波及市场经营者。
“销售额持续下降,商户就会选择退租。本湾农贸市场今年有5家商户退租。”王佳说道。
胡昌群也提及,在福建等生鲜业态丰富的区域,即便改造也很难扭转农贸市场销售下降趋势。
事实上,当前农贸市场从业者多以中、老年为主,整体文化水平低。加之,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中,农贸市场并无强势竞争对手,因而从业者市场敏感度不足。相较于其他业态,农贸市场经营理念、管理方式滞后。
认为农贸市场的优势在于自身的平台属性。出于这一考量经营方需要为商户提供服务和资源,进而形成自己的平台优势。但目前多数农贸市场经营方主要扮演“二房东”角色,缺乏必要的运营思维。这也导致了农贸市场难以打破今天的生存困局。
结合上述两方面来看,在当下困境与市场需求的冲突下,农贸市场行业将经历一次大洗牌。而各类生鲜渠道的冲击正在加快洗牌速度。
“去年到现在,农贸市场呈现出来的下滑趋势,是我从业20多年来都未曾经历的。如果这种状态再持续一段时间,很多市场都会坚持不下去。”张顶峰说。
事实上,在许多从业者震惊于市场变化时,全新的农贸市场经营模式正初现端倪。部分不能适应当下市场环境的农贸市场开始倒闭。与此同时,部分市场经营方及商户开始尝试打通线上渠道,寻求销售增量。此外专业运营平台出现,新入局企业增多,也出现杭州这样的农贸市场改造样板城市。
从长远看,农贸市场升级、转型、甚至退出历史舞台是不可避免的,过去七、八年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